1名班長、10名值日班長、4名學習委員、1名文體委員和16名小組長……新學期開學,湖北黃陂前川六小四(1)班的63名學生中就誕生了32個班干部。一個班有這么多班干部好不好?這樣的做法值不值得推廣?日前,這一事情在網上引起廣泛議論。
學校擬全校推廣該班做法
設立32名班干部的想法是由該班班主任王建偉提出的。王建偉說,從上學期起,班里開始實行班干部選舉制,有老師提名、學生提名和毛遂自薦三種方式,然后再通過舉手表決,選出班干部。當時就有家長提出,希望能給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而老師在審核學生干部時,也會考量他們的學習成績、行為習慣、平時表現等因素。
因此,新學期剛開學,這個有63名學生的班級就選出了32名班干部,班主任王建偉說,雖然班干部隊伍顯得“臃腫”,但自己希望能有更多孩子得到鍛煉機會,哪怕給他們的只是個芝麻大的“小官”。
前川六小的校長朱全濤在接受采訪時說,這是一種新的教育嘗試,能提升孩子綜合素養(yǎng)。學校目前考慮將在全校范圍內推廣。
不少網友持贊成態(tài)度
新聞發(fā)布之后,許多網友都參與到了話題的討論,對于前川六小四年級一班的這種選班干部的方式,不少網友表示贊成。
有網友認為,當班干部不僅能增強孩子的服務意識,也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這種做法值得鼓勵。但也有家長擔心,競選班干部會使孩子產生不必要的虛榮心,影響學習。
有網友說,班里一半同學都是班干部,那么沒有當上班干部的同學,自尊心會不會受到傷害?對于選舉班干部的過分追捧會不會讓孩子產生不必要的“官癮”?這些都值得我們警惕。
網友“向日葵”說,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當班干部,教育最重要的還是要因材施教。教育除了具有讓孩子成長成才,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職能之外,更應擔當起引領社會風氣、塑造高尚文化的責任。與鼓勵學生競選班干部相比,如何在教育過程中避免將社會上的功利化風氣吹進孩子們的心靈,才更為重要。(據中國之聲報道)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