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連日高溫,酷暑難耐,但北大清華門外的游客熱情絲毫不減,圍墻兩側的意見紛爭還在繼續(xù)。一項由人人網發(fā)起的關于《你認為北大暑假應不應該限游》的調查中,有61.2%的網友選擇了“應該”,余下的38.8%站到了對立面?!翱济ky,現在想去逛逛都難了。”有人如此抱怨。但很快就有不同聲音反駁:“高校畢竟不是旅游的地方,假期仍有很多學生留在學校做科研或者學習?!?/P>
國外名校各有做法
抨擊北大清華的人士,往往喜歡搬出國外名校作比較——沒有約束、隨意進出。事實果真如此嗎?記者郵件采訪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與英國牛津大學,他們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我們從不限制游客數量,當然啦,我們的校園面積也足夠大?!钡ぁつ怕宸蚴遣死彩聞辙k公室主任,他介紹說,伯克利是一所公辦大學,國家法律規(guī)定其“每周七天對外開放”。不僅如此,學校還設立了專門的“訪客服務處”為參觀者提供游覽便利。據了解,伯克利每年接待游客人次超過了10萬。
牛津大學副校長安德魯·漢米爾頓對于這樣的話題感到困惑,這也難怪,他們的學校乃私立性質。該校媒體負責人魯斯·克里爾解釋道,校內場所與歷史建筑并不完全對社會公眾開放?!安贿^,為了體現牛津的包容與好客,我們劃定開放時間,允許游客與當地居民參觀,此外,每年都有開放日活動。”通過克里爾提供的鏈接,記者查詢得知,近半數學院聲明將收取數額不等的費用,需要提前預約并且嚴格控制人數。
“公營造物”區(qū)分對待
國外的經驗告訴我們,公私有別,作為公共資產的北大清華,似乎沒有權利將“私人”意志強加于公眾頭上?!按髮W不是獨立于社會的密閉的實驗室,它本身就是社會的一個部分?!狈磳φ呃卫伪е肮矊傩浴钡囊罁?,不肯讓步。
難道北大清華做錯了?“公辦大學和公立公園雖然都是由政府用納稅人的錢設立或營造的公共資產,但它們所承擔的社會職能卻是不一樣的?!敝袊嗣翊髮W公共管理學院秦惠民教授給了“公共資產”一個更專業(yè)的詞匯——“公營造物”。在他看來,大學的基本職能是從事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活動,公園才是專供人們休閑和游覽的場所。
“大學的這種性質,并不意味著它可以拒絕一切與其基本職能不相關的參觀旅游。”秦教授補充道,“特別是針對公民個體,任何人理論上都可以自由出入公辦大學的校園?!奔偃缫蟠髮W有序地向社會開放,那么前提必須是,其履行其特定社會職能所需的基本秩序不受妨礙?!澳切┮誀I利為目的、由旅游中介組織的參觀活動,在短時間組織數量巨大的游客集中進入校園,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是對公共資產的一種蓄意破壞。”
兼容并包說易做難
盤點高校與社會之間的矛盾沖突,北大清華僅僅是一個縮影,幾乎每座城市的大學都有類似的遭遇。在上海,交大停車場被社會車輛占用,師生不堪其擾;在成都,川大食堂成了附近白領的蹭飯首選,教育津貼流失;在武漢,賞櫻大軍將武大擠得水泄不通。
如果熟視無睹,如此怪象勢必將愈演愈烈;如果輕易說不,又會有無休止的指責找上門來。“由于學校所在地的停車場所有限,我們對外提供了幾百個車位,但絕大多數預留給本校人員?!濒斔埂た死餇栒f自己并不反對外來者的“入侵”,但必須守住一根底線,即“確保不會干擾學校的正常教學、研究工作”。
還記得去年在北大清華蹭課走紅的“帳篷哥”嗎?聽說他去了深圳,新的目標是南科大。對于他當時的做法,輿論褒貶不一。有人舉例夸贊,解放前許多名人就曾經在北大蹭課;也有人毫無不客氣地奚落,名校教育資源稀缺,如果旁聽生坐滿了教室,那么本校生何處安置?
前北大校長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這是大學精神的應有之義。但是,包容何物,如何包容?有教育人士提醒,遇到與學校利益、師生利益切身相關的問題,避免盲目武斷的行政拍板,應當通過民主公開的決策機制,讓廣大師生參與其中,尋求最大多數的理解與認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