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坊七巷“萌市集”開市 “文化小創(chuàng)客”賣手工
萌市集里“文化小創(chuàng)客”向客人介紹自己的作品。
福州新聞網(wǎng)9月18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文/攝)“這是我手工制作的娃娃,可愛吧?”“這是我手工制作的向日葵,喜歡嗎?”……16日晚,位于三坊七巷光祿吟臺的“萌市集”又開市了,一群小朋友帶著自己手工制作的各式手工作品,在此擺攤展示、銷售,爭當“文化小創(chuàng)客”。
當晚近8時,記者隨著三坊七巷如織的人流走進光祿吟臺廣場,只見這里人氣爆棚,許多市民帶著孩子來此逛市集,十幾個攤位一字排開,擺滿了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有毛絨玩具、折紙、手串、掛飾等,全是創(chuàng)客攤主們手工制作的。再看攤位后創(chuàng)客攤主們的“廬山真面目”——一律稚氣未脫的小朋友,果真是萌娃做主的“萌市集”。別看他們是4歲~10歲的小朋友,但介紹起自己的手工作品來,個個信心滿滿。
“阿姨,你看我做的這些娃娃,多可愛啊,有穿紅裙子、花裙子還有穿白裙子的,裙子上還有亮閃閃的水鉆呢。”順著一名創(chuàng)客攤主的介紹,記者看到,這些娃娃不僅服裝華麗,發(fā)型也很別致,雖然沒有商店里的娃娃精致,但自有其生動、拙趣。小攤主名叫周巖,今年8歲,是林則徐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平時愛好手工,聽說三坊七巷組織了面向萌娃的萌市集,便報名來此擺攤當創(chuàng)客。媽媽蔣女士告訴記者:“手工制作激發(fā)了孩子的動手能力,我相信這有助于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匠人精神’,而且通過萌市集,鍛煉了孩子與人溝通的能力。她參加了兩期萌市集,不僅不怕與陌生人交談了,而且還學會了主動與人交流。”
各色彩紙通過一雙小巧手的編織、組合,便可變出向日葵、玫瑰、菊花等花朵。當晚,在萌市集上,來自斗南小學四年級的吳怡萱變出的各式花樣,吸引了眾多的市民。“喜歡什么花樣的,我可以現(xiàn)場做。”吳怡萱一邊編織著“紙花”,一邊告訴記者:“我喜歡做手工,在萌市集里,可以和更多的小朋友分享這份快樂。”
當晚在萌市集里,有一名滿頭華發(fā)的老依伯,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老人每個攤位都不錯過,總是樂呵呵地與每名萌創(chuàng)客交談。老人名叫陳志遠,今年73歲,從小在三坊七巷長大,是地地道道的“老福州”。老人告訴記者:“看著娃娃們來三坊七巷參加活動,我仿佛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在坊巷間嬉戲的情景,找回了童年的記憶。”
福州三坊七巷保護開發(fā)有限公司董事長謝謙華告訴記者:“‘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xiàn)代史’,我們在保護好歷史文脈的同時,也要做好歷史文脈的傳承,今年5月創(chuàng)辦的萌市集,每周六亮相,零門檻、零收費,就是以公益活動為抓手,讓娃娃們更多地走進三坊七巷,加深對坊巷的了解與熱愛,從小堅定閩都文化自信,弘揚和傳承閩都文化。”
責任編輯:陳錦娜
- 福州舉辦2017交換“視”界社區(qū)棋王爭霸賽2017-11-06
- 福州三坊七巷開建唐城宋街遺址博物館2017-09-21
- 福州市閩劇院在三坊七巷舉辦公益活動 宣傳福州地方戲2017-08-14
- 詩人陳衍將“三坊七巷”遠播海外2017-08-11
- 臺灣青年藝人眼中的福州:對三坊七巷有種莫名的熟悉感2017-08-10
- 福州開通兩旅游直通車線路 市民可在三坊七巷搭乘去景點2017-08-07
- 楊洋攜新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來福州會影迷 對三坊七巷一見傾心2017-08-02
- 公交觀光2號線3日起調(diào)整走向 取消省話劇院站2017-07-02
- 《中國建窯建盞精品展》在福州三坊七巷舉行2017-07-01
- 名師觀點:學生的創(chuàng)作是推廣三坊七巷的“特色名片”2017-06-1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