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婷婷婷综合色_亚洲 欧美 另类 在线_国产熟女乱子视频正在播放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address id="jrmla"><var id="jrmla"><strike id="jrmla"></strike></var></address>


    1. <pre id="jrmla"></pre>
      <pre id="jrmla"><tt id="jrmla"><rt id="jrmla"></rt></tt></pre>
    2.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永泰白云鄉(xiāng):電站來了 甜蜜生活也來了

      天井洋安置地里的別墅型安置房。

      福州晚報記者 陳木易 文/攝

      9日剛參加完選房抽簽儀式,昨日又被通知準備進入房屋互補結算程序,眼看馬上就能拿到新房鑰匙,永泰白云鄉(xiāng)鳳際村57歲村民黃承金激動不已。

      “住一回電梯房,還能離城關近一些,我的愿望因為鄉(xiāng)里的這個水電站項目實現了。”黃承金說,在征遷安置過程中,白云鄉(xiāng)征遷干部提供了“一條龍”幫扶措施,讓涉遷的338戶村民更有盼頭。

      住上新房 收入也增加

      永泰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啟動征遷前,黃承金還住在一棟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舊房子里。他家所在的鳳際村距離永泰城關34公里,是一個依靠傳統(tǒng)農業(yè)種植的行政村。

      2014年,永泰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啟動征遷,牽涉鳳際村近三分之一的土地。成了“失地農民”,黃承金一度十分慌張。但看過位于清涼鎮(zhèn)的移民安置房柴橋頭小區(qū)后,他激動了起來。原來,柴橋頭小區(qū)緊鄰清涼溪,不論是到永泰城關、清涼小學,還是上福永高速公路,驅車用時均不到10分鐘。小區(qū)對面還有紡織廠、家具廠以及正在規(guī)劃建設的工業(yè)園區(qū),步行不到5分鐘。

      “這次選房,我拿了兩套90平方米的房子。按照政策規(guī)定,補完差價款后,我就可以入住了。征遷干部說,如果我有經濟困難,還可以申請延期補繳差價款。”黃承金說,在入住新房前的這段時間,鄉(xiāng)里不僅給村民蓋了過渡房,還專門給他找了一個地方,開設小賣部。

      村民嚴金火也是這次征遷的受益者——告別住了40年的土房,分得兩套共計203平方米的新房,還經白云鄉(xiāng)介紹,到電站工地當了一名測量員。“如今一年穩(wěn)定收入15萬元,比往年多了5萬元。”嚴金火說。

      當地村民 優(yōu)先安排就業(yè)

      永泰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是全省年度百個重中之重項目之一,也是永泰迄今投資量最大的工業(yè)能源類項目,征遷涉及鳳際、嶺下、北山等7個村,共338戶村民,如今完成安置簽約318戶。

      “項目征遷,不能一味讓群眾配合,還要把村民利益擺在前面。村民沒了后顧之憂,才會快速推動項目建設。”白云鄉(xiāng)黨委副書記林忠傳說。

      白云鄉(xiāng)政府還利用統(tǒng)歸統(tǒng)建模式,提升農村人居環(huán)境水平,打造特色鄉(xiāng)村。為此,統(tǒng)一樓高為3.5層的別墅型安置房小區(qū)在鄉(xiāng)內鋪開建設,包含嶺下天井洋安置地、鳳際南峰安置地等4處。以天井洋安置地為例,總占地面積27畝,建設16棟別墅型新房,總投資2100多萬元。安置的村民僅需按照每平方米800元的標準回購,剩余建房成本由項目業(yè)主單位承擔。

      白云鄉(xiāng)政府還與項目業(yè)主單位達成協(xié)議,不論是在項目建設期間,還是在項目啟用后,必須優(yōu)先錄用村民,月收入三四千元。如今,有意向的30多位村民均安置到位。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