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盧桂林
5月17日,記者調查發(fā)現,電梯維保從業(yè)人員技術力量參差不齊,一些外地駐巖維保點規(guī)模小、能力弱、技術力量不足,不能按要求配備相應的持證維保人員以及維保所需儀器工具;對所聘持證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業(yè)務技能培訓不足,維保質量自檢能力差導致一些維保單位所維保的電梯一次檢驗合格率長期偏低;此種情況直接導致部分維保單位未對日常維護保養(yǎng)質量進行有效管理,維保質量管理控制不到位。
據悉目前,我市從事電梯維保的單位已達50家,隨著本地取得資質的電梯維保單位以及外地單位駐龍巖維保點的不斷增加,電梯維保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維保市場惡性競爭情況日益嚴重。
記者采訪的業(yè)內人士表示,部分電梯維保企業(yè)未嚴格遵守電梯行業(yè)自律公約,以明顯低于省、市電梯行業(yè)自律公約指導價或市場維保成本價承接維保工作,既影響我市電梯維保市場良性循環(huán),又不能保證日常維護保養(yǎng)質量;同時因維保業(yè)務量的盲目增加,導致設備與持證維保人員的配備比例嚴重失調,在維保過程中只能“偷工減料”,未能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頻次和質量要求對電梯進行日常維護保養(yǎng),導致部件潤滑不足、異物卡阻、零部件松動疲勞損壞后得不到及時維護調整、保護功能失效后得不到有效處理等,出現電梯不壞不保或以修代?,F象,給電梯安全運行埋下安全隱患。這些問題在質監(jiān)部門開展的2015年度電梯維保單位等級評定中屢有發(fā)現。
責任編輯:肖舒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龍巖一司機超員瘋狂倒車想逃 乘客“出手”制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