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近求遠 家門口的路都很冷清
一條泥濘的土路兩邊垃圾遍地,黑漆漆的污水正在路旁緩緩流淌,與其交叉的麟祥路上的行人經(jīng)過此處時,全都掩著口鼻加快步伐匆匆而行,此時,道路中央一條挖機正不斷“揮舞”手臂,逐步開挖路面。這是昨日下午記者在北春路路口看到的一幕。而據(jù)附近的村民介紹,經(jīng)過上午挖機的清理,現(xiàn)在路上的情況已經(jīng)比之前好多了。
記者了解到,北春路分別經(jīng)過北門小區(qū)、海秋小區(qū)、永春小區(qū)和富貴花園小區(qū),對這四個小區(qū)的居民來說這是最便捷的一條路。然而這條路上卻常年冷清,基本無人通行。
“這條路實在太臭了,都是垃圾,而且路上都是坑,一到下雨天積水都能沒過腳,所以現(xiàn)在大家都不從這里走了。”家住北春路附近的居民陳端琴說,除了偶爾開汽車經(jīng)過外,她和附近居民的日常出行都要繞很遠的一段路。而陳端琴的家距離北春路只有不到10米的距離。
擔石填坑 78歲老大爺當修路工
說起修路,最開心的要屬林真發(fā)老人家了。林真發(fā)的家緊挨北春路,惡臭還能忍受,但老人家最擔心的就是下雨。因為一到雨天,附近的積水就順著北春路往下流,原來的道路瞬間變成一條小河。待水退去后,一坑一洼的路面就成了兩輪車的“噩夢”。
“這附近學校多,有些學生從這里路過,摔進坑里受傷是常事。”見此情形,林真發(fā)時不時就擔來砂石填平路面,而這一干就干了近20年。如今,林真發(fā)老人已經(jīng)78歲高齡了,仍然在堅持擔石頭修補路面。
說起修補這段路,老人家的故事可不少。據(jù)他介紹,有一次大雨又將路面沖毀,他如往常一樣擔了些大石頭來修路。而這次石頭擔得多了,補完路面后剩余的石塊就放在路旁沒及時清走。沒多久,一輛小轎車路過時刮到了這些石塊。為此老人家挨了車主一頓臭罵,雖然覺得委屈但他還是默默忍下了。
附近不少村民都看到這一幕,都為老人家抱不平,修路的念頭也越來越被村民們重視起來。
這不,昨日北春路動工讓老人家開心不已。不僅不用再做“修路工”,以后也不用再受惡臭折磨了,“盼了這么久終于修了,現(xiàn)在就希望這條路能夠快快修好。”林真發(fā)說。
村委支持申請補助溝通村民
修路的發(fā)起人之一陳友福告訴記者,當村民們堅定了修路的信念后,幾個村民就開始組織湊錢,并挨家挨戶宣講修路的計劃。
當北門村村委會知道村民們有自發(fā)湊錢修路的想法后,村委會也提供很多支持,包括跑部門申請審批,還向鎮(zhèn)里申請補助,助力北春路早日完成改造。“之前因為土地歸屬等一些歷史原因,導致修路受到阻礙,村委都很積極幫我們從中協(xié)調(diào)。”陳友福說。
“我們現(xiàn)在正在幫村民們申請一些資金的補助。”北門村村委會副主任黃增榮說,村委會還號召更多的村民們加入到修路的隊伍中,讓村民們早日走上干凈平坦的大路。
據(jù)了解,目前這條總長約400米的北春路已經(jīng)開始修建下水管道,接下來將陸續(xù)開展鋪設水泥路面、安裝路燈和修建排水渠等工序。“再有20天,這條了就可以修好了。”望著正在施工的北春路,陳友福開心地說。
責任編輯:陳錦娜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澳前北路最后800米打通 進入全線施工狀態(tài)2016-10-18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五一”福建游,臺味火出圈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