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古代生活什么樣,白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古代娛樂活動多不多,凌晨三點大家可K歌?古時高考怎么考,家長考場外面等?古代的女孩兒怎么嫁,排排坐看《非誠勿擾》?疑惑同學(xué)請淡定,隨我穿越千年時空,圍觀古代匪夷所思離奇古怪事兒。
“萌”也能越時空:古代文物“憤怒的小鳥”
近日,山西博物館館藏青銅器商鸮卣的圖片,在新浪微博上被網(wǎng)友瘋轉(zhuǎn),網(wǎng)友稱其外形酷似網(wǎng)絡(luò)游戲里“憤怒的小鳥”,是最“萌”的文物。記者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代、新潮的解讀文物方式頗受網(wǎng)友熱捧,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青年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古人取名講究多 父親名“石”孩子走路繞石橋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父母都想給孩子取好名字 古人起名頗有講究
中國人這么多,好名字是不是都被取完了呢?我們不妨算一個賬,如果是取雙名,以常用的漢字3000字來計算,包括重疊,總共有900萬個雙名組合;中國人的姓氏最常見的至少有200個姓,900萬×200≈18億,這是理論上可以供我們選擇的不重復(fù)的雙名,有18億個。如果是取單名,那么就有3000×200=60萬個。除去“壞”、“惡”、“臭”等不太會用的字,或組合起來像“馬路”、“犯罪”等字樣,保守一點算,可供我們選擇的名字大概有9億個左右。
歷史上,有的時候?qū)Ρ苤M這事兒特別較真兒,連同音字都不能提,吃這個虧最典型的例子是唐朝詩人李賀,才華橫溢的他只因為他父親名字里有“晉”字,“晉”“進”同音,弄得一輩子都不能考進士!最終,一代才子在他27歲的年華里郁郁而終。
避諱是封建社會強調(diào)綱常禮法、尊卑倫理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例如在寫文章或說話時,一旦遇到尊長的名字,絕不能直接寫出來或說出來,否則就是“大不敬”,因此,古人對避諱這事絕對是馬虎不得的。
如果您覺得,不就是有的字兒不能說嗎?平時注意點不就得了?那您想得可就太簡單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