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迷你彬(左)與粉絲合影。記者 徐 蕾攝

圖為臺灣“大小姐”組合
超負荷工作不能承受
在香港和臺灣,有許多熟悉的童星面孔,拍廣告,演電影,代言活動常常滿檔。
在香港,今年14歲的吳澋滔被稱為“雙料男配角童星”。9歲時,他在2006年電影《父子》中飾演郭富城之子,同年底獲臺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殊榮。翌年2007年在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再下一城,獲最佳新人獎及最佳男配角的殊榮。
成名后的吳澋滔似乎并不喜歡做明星。他10歲時在出席某童裝代言活動時,面對媒體非常緊張,以至于現(xiàn)場哭了起來。有記者問他,“你現(xiàn)在會不會感覺很辛苦啊?”一臉倦容的吳澋滔回答“是?!庇杏浾邌査氩幌朐傺輵驎r,吳澋滔搖搖頭,老半天才蹦出一句話說自己長大想做個網(wǎng)球手。
再看臺灣,小小彬可謂現(xiàn)今臺灣童星的代表。
小小彬的爸爸小彬彬,小時是臺灣知名的童星,曾參演《星星知我心》等劇。2007年出道的小小彬近年來身價也一路暴漲,片酬從剛出道時一集5000元(新臺幣,下同)調(diào)為近3萬元,一個月有20萬收入,更有不少廣告商找上門。
超負荷的勞動讓小小彬“不能承受之重”。2010年,他在某次活動中崩潰得哭出來。臺灣勞工部門介入關(guān)注,制定“小小彬條款”:以后未滿15歲的孩子工作需先向勞工部門報備,違者將重罰。
學(xué)業(yè)與演戲相沖突,是童星們無法回避的問題。最近演出《夜市人生》爆紅的臺灣童星劉羽謙,由于學(xué)校在臺中,為了趕戲常請假,曾創(chuàng)下40多天沒到學(xué)校上課的紀錄,校方建議他干脆轉(zhuǎn)學(xu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