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識和撫養(yǎng)意識】
撫養(yǎng)孩子本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和經(jīng)歷之一,然而是什么讓年輕人選擇了拼養(yǎng)?
夏學鑾說:“現(xiàn)在年輕人自我意識較強,享受生活的觀念很深。周末原本想休息,可是一個孩子占據(jù)了所有的精力、時間和空間,自己的空間沒有了。另外這也說明年輕人對人的信任感在增強,相信同齡的父母可以對孩子一視同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選擇拼養(yǎng)是可以理解的,也不必過多的指責?!?/P>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這種自我意識的伸張不應該以撫養(yǎng)意識的缺失為前提,夏學鑾說:“自我的空間很重要,撫養(yǎng)孩子的意識也同樣重要,家庭生活不是經(jīng)濟學選擇,也不是利益最大化的地方,同時,家庭生活并非全部是理性的,更多的是感性的,讓孩子有玩伴,學會與人交往乃至尊重他人,是好事,但是家庭的親情、和父母之間的交流也不能或缺?!?/P>
或者,拼養(yǎng)并不僅僅可以輪流照顧,也可以用更合理的方法來實現(xiàn),比如說幾家人一起度周末,孩子們有了玩伴,大人也并非沒有事干。
【撫養(yǎng)不僅僅是義務】
到底該如何為人父母,從來都是最需要重視的事情。父母和孩子之間,也并不僅僅是撫養(yǎng)與被撫養(yǎng)的關系。
夏學鑾說:“家庭有責任、義務,也有基于血緣關系上的親情,有理性也有感性,養(yǎng)孩子從來都是應該慎重的問題。一個人有了孩子,就跟單身不一樣了,沒生孩子之前養(yǎng)成的習慣很多都要改變,美國一位社會學家說,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我很贊同他的話,孩子生下來,父母也面對著新的課題。孩子在學習新的知識,慢慢認識這個世界,父母也在學習,學習孩子的心理特征,學習應該怎么樣和孩子相處、交流等。傳統(tǒng)社會中往往是家長權威,在今天顯然是不行的,但同樣,放棄家長的職責也不行,應該和孩子交朋友,平等對待。孩子是很敏感的,大人欺負孩子,他能感覺到,大人漠視他,他同樣能感覺到。家庭生活中,對孩子有好處的,應該提倡,但是不要因此太多計算,商業(yè)意識不要太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