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大一位老師來“試答”
昨天下午,記者拿上述題目請教了南師大新傳院的湯天明老師。湯老師認為,解讀這些題目,需要具備一定的閱讀量和思考能力。不知道這個考試的考察對象定位到底是什么人?如果推及普通民眾,可能比較難。
下面為湯老師給出的參考答案(僅供參考,并非標準答案):
“說話題”的答題點(1)集體無意識;(2)作為民族性的奴性;(3)水龍頭是極權(quán)的象征;(4)感覺與概念概念是“吃香蕉=被打”,感覺是“饑餓、饞”,意味“社會化不斷壓抑感覺”,提升概念。
“閱讀”多選題:其中有病句的是A、C、D、E
“漢語四六級”的官方回應(yīng)
未來可能成機關(guān)等單位重要參考
江蘇省教育廳胡金波副廳長認為,外語對母語沖擊比較厲害,國家推出漢語能力的這個考試,就是希望能夠提升全體國民普遍的語言文字的應(yīng)用能力。
記者了解到,這項考試主要針對國民的,但如果在華的外國人有興趣也可以報名參加考試但是設(shè)計的時候不是以外國人為主要對象。
還有人指出,“漢語四六級”雖然是自愿考試的,但將來可能成為一些機關(guān)、企事業(yè)單位用人時的重要參考指標。
我國首個“漢語綜合應(yīng)用能力水平測試”昨正式試點開考,題目相對較難
沒有小明的“意思意思”、沒有周杰倫的《雙截棍》……昨天,被網(wǎng)友稱為“漢語四六級”的我國首個“漢語綜合應(yīng)用能力水平測試”,在北京、上海、江蘇、云南、內(nèi)蒙古和南開大學(xué)5地一校正式開考(本報12月15日A8版曾進行相關(guān)報道)。此次只推出了“四級”和“五級”兩個級別的考試,考察對象主要是中國人而非外國人,江蘇有600余名大學(xué)生和老師“試考”(目的是為有關(guān)部門組織考試積累經(jīng)驗)。
“太意外了!”“考暈了!”“傷不起啊!”昨天,不少考生對記者發(fā)出哀嘆。雖然沒有“網(wǎng)絡(luò)惡搞版考題”那么刁鉆,但真實版“漢語四六級”考題太多而且龐雜,“光閱讀理解題就有37道,翻了一頁又一頁,考得要暈了……”一名“五級”考生說。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