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婷婷婷综合色_亚洲 欧美 另类 在线_国产熟女乱子视频正在播放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address id="jrmla"><var id="jrmla"><strike id="jrmla"></strike></var></address>


    1. <pre id="jrmla"></pre>
      <pre id="jrmla"><tt id="jrmla"><rt id="jrmla"></rt></tt></pre>
    2.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尋找最滿意的文化場所 · 晉安篇】

      牽手光榮院 辦好“文化宴”

      晉安區(qū)鼓山鎮(zhèn)威海巷3號,既是福州市光榮院,又是連翔社區(qū)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這棟5層樓的建筑,位于人口稠密的老街巷內,是社區(qū)群眾尤其是中老年人的“文化派對”聚點。

      1日,晉安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活動在這里熱鬧舉行。“丫哦?。ê芎茫。?rdquo;一首耳熟能詳的福州語歌曲《一粒橄欖》響起,現場的依伯依姆紛紛豎起拇指,全場掌聲雷動。

      這場家門口的活動尤為接地氣。

      既有晉安區(qū)特有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壽山石雕、軟木畫和省級非遺項目福州木雕(象園)的雕刻技藝展示,還有畬族說唱、舞蹈,福州語歌曲演唱、評話,以及古箏、二胡演奏等地方特色表演,為革命“五老”和社區(qū)居民送去了歡樂,讓大家盡情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魅力。

      “老人愛看,群眾愛來,大家高興。”市光榮院院長謝霖說,今年中心辦了多場特色文化活動,活動結束后,院里常有老人高興地握著他的手,“老人們都說很滿意!”

      福州晉安:牽手光榮院 辦好“文化宴”

      社區(qū)聯(lián)合文化志愿者為光榮院老人們帶來傳統(tǒng)漢服展示表演

      8日下午,記者在該中心內看到,里頭有圖書(電子)閱覽室、健身器材室、棋牌室、書畫室、乒乓球室、臺球室等,各類文娛設施設備一樣不少。在5樓近80平方米的多功能廳內,布置了舞臺、投影儀、燈光音響設備等,正中還懸掛著剛舉辦的活動的紅色橫幅。

      一桌一筆一書,“編織”出老人們多彩的晚年生活。“上午打桌球,下午打麻將,累了就看看書、寫寫字,這里很好。”陳依伯對記者說。因為經常來,他與光榮院的不少老人成了好朋友,大家約著一起參加活動,互相幫忙占座,相處得非常融洽。

      為何將社區(qū)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設在光榮院內?連翔社區(qū)書記文麗萍介紹說,光榮院有場地,也有文化需求,而社區(qū)缺少活動場地,卻有文化項目資源,于是雙方一拍即合,社區(qū)幫助添置中心的設備、組織文化活動等,與駐區(qū)單位資源共享、共駐共建,受到社區(qū)群眾的熱烈歡迎。

      翻開中心的活動記錄:2月,傳統(tǒng)拗九節(jié)活動;3月,弘揚雷鋒精神敬老活動;5月,端午節(jié)傳統(tǒng)文化活動;7月,關愛老人活動;9月,慶國慶中秋活動;11月,慶祝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活動,還有消防安全平安共建活動、黨員志愿者義診活動等。

      文麗萍說,今年初以來,社區(qū)在“我們的節(jié)日”拗九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等期間,聯(lián)合共建單位舉行了15場各類文藝演出和健康講座,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評。下一步,社區(qū)將進一步拓展活動載體,不斷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把文化建設作為凝聚人心、塑造社區(qū)文明品牌的重要載體。

      據介紹,目前晉安區(qū)的9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綜合文化站、143個村(社區(qū))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部免費對公眾開放。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匯通達網絡推動國補“下鄉(xiāng)進鎮(zhèn)” 助力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