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六代從未爭產
家族信托避免內耗
1911年,依據休曼反壟斷法案,標準石油被分拆,但洛克菲勒家族仍是美國最富有的家族,且經歷六代人,從未引發(fā)任何爭產風波。
家族創(chuàng)始人約翰深知財富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毀滅人,他時刻給子女灌輸勤儉節(jié)約的價值觀,孩子沒長大前,他沒帶他們去過辦公室和煉油廠,以防孩子知道自己身在豪門。退休后,約翰熱衷施舍財富,和鋼鐵大王卡內基開創(chuàng)了美國富豪捐出財產做慈善的先例。
約翰去世后,兒子小約翰繼承了大量的財富,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壓力。1913年,一場激烈的勞資沖突使洛克菲勒家族在紐約的宅院受到襲擊,這徹底改變了洛克菲勒家族傳承財產的態(tài)度:一方面,小約翰選擇了以信托的形式,將財富傳承給后代;另一方面,他將家族財富拿出來徹底從事慈善事業(yè),他一生捐出了5億美元,這個數字超過了他一半的身家,消解在民眾眼中他的家族財富是原罪的印象。剛剛度過百歲生日的第三代族長戴維·洛克菲勒被估算身家32億美元,他也承諾,會將自己過半財產捐贈給慈善事業(yè)。
據悉,洛克菲勒家族的信托本金自動傳給受益人的子女,委托人把資產注入信托之后,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該資產的所有權以及控制權。受益人在30歲之前只能獲得分紅收益,不能動用本金,30歲之后可以動用本金,但要信托委員會同意。
這種機制使遺產始終是一個整體,家族企業(yè)既不會因為分家而變小或終止,也不會因為代代傳遞而被逐漸分割成若干個部分,可以發(fā)揮規(guī)模優(yōu)勢,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此外,約翰還打破家族企業(yè)的“子承父業(yè)”弊病,退休時并未讓兒子接班,而是讓基層員工出身的阿奇博爾德接任。
此后的洛克菲勒家族后代,只有能者才可以參與企業(yè)管理,憑自己實力擔任一定的職務。這也就是為什么到了第三代,洛克菲勒家族仍能人才輩出,他們成為了美國副總統(tǒng)、大慈善家、風險投資業(yè)開創(chuàng)者、摩根大通銀行董事長。
“不惜代價”捐建北京協和醫(yī)學院
洛克菲勒家族和中國的連接點,最著名的莫過于北京協和醫(yī)學院。這也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在海外單項撥款數目最大、時間延續(xù)最長的慈善援助項目。
洛克菲勒基金會于1913年成立,首批捐資1億美元,第二代繼承人小約翰為基金會主席。老約翰一直想在中國辦一所培養(yǎng)綜合人才的大學,為此先后于1908、1914、1915年三次派員來華考察。
考察團隊看到了在中國發(fā)展醫(yī)學教育的迫切性,因此,1915年,基金會斥資20萬美元購買了北京“協和醫(yī)學堂”作為醫(yī)學院校址,為符合“高標準”的規(guī)模,又以12.5萬美元的價格另外購買了醫(yī)學堂附近的豫親王府。
起初,建造預算100萬美元,至1919年底,建設學校費用竟已達750萬美元。而超出的預算則要歸因于小約翰的一句“不惜代價”。
1921年,學校建成開學,小約翰從美國乘坐輪船,在海上航行了一個多月后,趕到中國出席開學典禮。
此后,協和醫(yī)學院培養(yǎng)出林巧稚、吳階平、諸福堂等一批頂尖名醫(yī),在中國建立起了培養(yǎng)現代醫(yī)學人才的體系。而這些中國現代醫(yī)學精英,一人往往可開辦一所甚至多所醫(yī)院或學校,為日后中國現代醫(yī)學發(fā)展打下了基礎。
協和醫(yī)學院成立之初,中國沒有一所綜合性大學能夠達到協和期望的醫(yī)預系水平。為此,洛克菲勒基金會斥資捐助13所綜合性大學,以提高其教學水平,過程整整持續(xù)八年。這其中最大的資助對象是當時中國的世界級一流大學——燕京大學。
此后,洛克菲勒基金會在華投入領域再度擴展,從與醫(yī)學有關的生物、化學、物理等學科,延伸至考古學、遺傳學、農學、經濟學等學科的研究,他們曾援助清華大學成立生物系,并為清華大學生物館的建造捐助了一半經費41250美元;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挖掘和研究項目,便是在其資助下完成。1929年底,中外學者在協和解剖系合作鑒定出舉世聞名的“北京猿人”頭蓋骨。
責任編輯:林晗枝
- 富豪洛克菲勒去世 洛克菲勒怎么死的?洛克菲勒死因揭秘2017-03-21
- 世界最老億萬富翁大衛(wèi)·洛克菲勒逝世 洛克菲勒家族總資產有多少?2017-03-21
- 億萬富豪洛克菲勒去世 享年101歲 周恩來總理曾接見他因為...2017-03-21
- 億萬富豪洛克菲勒去世 享年101歲 戴維·洛克菲勒個人簡歷照片資料2017-03-21
- 澳門大學科研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017-01-1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