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務院同意,民政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公安部、司法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等六部門聯合出臺意見,改進和規(guī)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工作。
意見提出,將用3年左右時間,逐步建立起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工作的規(guī)范化制度體系和長效機制,從根本上改變“社區(qū)萬能章”、“社區(qū)成為證明大本營”等現象。
意見明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的事項,必須是有明確法律法規(guī)依據或經國務院批準列入保留證明事項清單、屬于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職責范圍的事項。各地區(qū)要在與證明事項清理工作已有政策措施銜接基礎上,制定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事項清單。凡是沒有法律法規(guī)依據或未經國務院批準列入保留證明事項清單的證明事項,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不予出具。對雖有法律法規(guī)依據但已經不符合當前經濟社會發(fā)展實際的或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沒有能力核實的,有關部門要在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按程序提請修改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明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不再出具。
各地區(qū)要部署開展“社區(qū)萬能章”治理專項行動,上下聯動、集中推進改進和規(guī)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工作。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或者可以出具證明、不應出具證明以及應當由相關部門出具證明的事項,都要做好政策措施銜接,列明辦事指南,避免出現管理和服務“真空”,防止出現工作斷鏈,最大程度確保居民群眾辦事創(chuàng)業(yè)方便。
首批20項不應由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事項清單
另外,意見還列出首批20項不應由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事項清單,包括親屬關系證明、居民身份信息證明、戶口登記項目內容變更申請證明、居民養(yǎng)犬證明、無犯罪記錄證明、社區(qū)戒毒社區(qū)康復人員情況證明(表現證明)、人員失蹤證明、婚姻狀況證明、出生證明、健在證明、死亡證明、疾病狀況證明 、殘疾狀況證明、婚育狀況證明、居民就業(yè)狀況證明、居民個人檔案證明、居民財產證明、遺產繼承權證明、市場主體住所證明、證件遺失證明。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丈夫愛面子偽造1300萬元銀行存單 妻子取錢時2020-04-27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