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怎幫扶
消除政策性歧視,在體制上“松綁”
消除政策性歧視,被熊丙奇視作提振獨立學院乃至整個民辦教育的一針強心劑。
熊丙奇認為,民辦教育在中國的地位過低,沒有經費補助,以前甚至連助學貸款都沒有。民辦學校的教師也被排除在體制之外。
相反,“在發(fā)達國家,政府都會對民辦教育進行補貼。民辦教育提高國民的受教育年限,對國家也有好處?!毙鼙嬲f。
民辦教育“低人一等”,在高招批次上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我國目前高考錄取在本科層次分為三個批次,而獨立學院和民辦本科學校被分在了第三批次?!斑@種劃分,無疑給民辦高校澆了一頭冷水?!蓖醺粋ヌ寡?。
閻鳳橋則在招生環(huán)節(jié)上看到了一些嘗試,比如,浙江省自2009年起將“二本”和“三本”合并為同一個招生批次,“這種改革將使公立和民辦高校在一個平臺上競爭,促使學校通過提升自身的教育質量吸引優(yōu)質生源來獲得發(fā)展。”
在政策制訂上,閻鳳橋希望能多一些彈性,多從幫扶的角度出發(fā),而不只是限制。
“各地獨立學院的發(fā)展情況不一,比如在校園占地面積上,是否可以給一個指導性指標或者按照各省獨立學院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遍慀P橋認為,靈活的政策能夠更好地令獨立學院因地制宜。
體制上給獨立學院乃至民辦高校“松綁”,在閻鳳橋看來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浙江已經將民辦高校定位成‘自收自支的事業(yè)單位’,如果能強化公平性,那么政策性歧視將會消除得更徹底。”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