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該怎樣花?
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8月1日表示,一年來,全國各地新增財政投入1000億元以上,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7萬多所,新增名額500多萬個,“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有望在一兩年內(nèi)明顯緩解。
這是個利好消息。但錢花在哪?怎么花?才能使“好鋼”用在刀刃上?
談松華談道:“政府投入到幼兒教育的經(jīng)費如何使用才更有效益?這是必須思考的問題。為了解決‘入托難’,許多地方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設示范幼兒園,但示范幼兒園又是高端的。我認為政府主導的幼兒園應該是普惠性的,老百姓上的起的。在農(nóng)村,政府應該辦些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各級政府也可以購買服務,比如補貼民辦幼兒園,補貼非公編制的幼兒園教師。政府最應該補貼條件特別差的幼兒園,也應該遏制暴利幼兒園?!?/P>
馮曉霞對北京市剛?cè)雽W的一年級新生進行了一次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農(nóng)民(包括農(nóng)民工)家庭兒童在入學準備上與家庭社會地位比較高的兒童差距很大。而且越復雜的技能差距越大(比如預測能力、邏輯性等)。這讓她很焦慮:學前教育的公平是一種起點公平。政府的投入應該首先要向社會處境不利的兒童傾斜。如果政府在增加學校選擇的同時,卻不提供保障措施來保護處于不利境地的兒童,學校體系則會成為不公平的源頭。
針對我國目前的情況,馮曉霞“開出的藥方”與談松華趨于一致:在公辦幼兒園不夠的情況下,政府可以向政府認可的私立幼兒機構(gòu)購買服務;補貼非盈利性私立園,降低其成本和收費;減免企業(yè)的稅費,鼓勵提供或支持幼教服務的企業(yè)。
在幼兒園里學到什么?
“寶貝,今天在幼兒園里學什么了?”這是許多站在幼兒園門口等候的家長見到孩子的第一句話??芍慕憬惚R勤認為這句話應該改為“寶貝,你今天快樂嗎?”孩子該在幼兒園里學到什么呢?
“我們的孩子學的技能太多了!我見到太多的幼兒會彈鋼琴、拉小提琴、畫畫、跳舞,還考取了不同種類的等級證書。但是,技能培訓不必這么著急,重要的是眼界,是對事物的興趣。要尊重兒童的成長規(guī)律,我們培養(yǎng)了許多年輕的博士和老態(tài)龍鐘的兒童。這是錯誤的?!?/P>
“幸福在老師和家長肯定的目光里,幸福在孩子動手的實踐里;幸福在孩子學會分享的快樂中;幸福在孩子探究的過程中;幸福在孩子發(fā)現(xiàn)的驚喜之中;幸福在孩子的幸福想象中?!北R勤認為幼兒園是幸福的起點。
無園可入的放養(yǎng)、保姆看護式地圈養(yǎng),提前小學化……我們的幼兒教育離“幸?!庇悬c遠。很多人把原因推在家長和社會身上,認為來自于“不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觀念。作為幼教工作者,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教授華愛華毫不推卸責任:“幼兒園小學化的根本原因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化水平不高的體現(xiàn)。作為幼教者我們的困難體現(xiàn)在,幼兒園課程改革與中小學課程改革不同步;幼兒園課程改革要求去‘小學化’‘學科化’傾向,倡導‘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而中小學的升學壓力依然存在等?!?/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