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水、防丟、防困、防震
關注兒童安全 收好五份指南
5月初以來,福建8歲男童山中走失、北京7人被卡式爐炸傷、山東一孩子海邊走失父親急得扇自己巴掌等新聞沖上熱搜,兒童安全引發(fā)社會關注。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12日)臨近,福州晚報梳理五份指南,方便公眾掌握山林遇險、城市走失、海邊溺水、用火安全、地震逃生等安全防范知識。
防火:使用卡式爐 做到“五不”
不少家庭戶外活動時喜歡自助燒烤,便于攜帶的卡式爐是常用的裝備之一。
記者在京東等電商平臺搜索發(fā)現,戶外卡式爐的價格從100元到200元不等,商品頁面標注“家庭聚餐、戶外露營,滿足多場景使用”等文字。
市民陳先生說,他平時喜歡露營,采購了帳篷、天幕等設備,還買了卡式爐等燒烤裝備。
然而,卡式爐爆炸事件時有發(fā)生。今年“五一”假期,北京有兩家人在野外燒烤時遭遇卡式爐爆炸,7人受傷,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
記者從福州應急和消防部門獲悉,卡式爐又叫便攜式丁烷氣爐,是一種以灌裝丁烷氣為主要燃氣(液化氣等氣體也可作為燃料),用火進行直接加熱的非固定烹飪廚具。
應急部門提醒,使用卡式爐應做到“五不”:選擇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產品,不要自行拆卸、改造;不能在烈日下或附近有明火或其他熱源的地方使用,以免發(fā)生膨脹、引起爆炸;要保證氣罐是首次使用,點火前檢查接口是否漏氣,嚴禁將罐體傾斜、倒置;不可以把卡式爐當成暖爐使用,或者在密不透風的場合下使用;不可在強風或熱風下使用,因為強風會吹滅火焰,熱風會使氣壓上升從而引起爆炸。
防水:趕海戲水 警惕離岸流
氣溫升高,越來越多的市民帶著孩子趕海。然而,海邊溺水事件時有發(fā)生。海洋部門發(fā)布的數據顯示,約有90%的海邊溺水是因為“離岸流”導致的。
據了解,離岸流是海浪和水深地形共同作用下的海岸邊一股射束式的狹窄而強勁的水流,可以在短時間內把一個成年人沖到海里。由于離岸流流速極快,且表面平靜具有迷惑性,因此危險性極大。離岸流一般存在于離海岸三四十米的地方,且出現地點的海底地形比兩邊都低,低潮、大浪、夏季更容易產生。
遇到離岸流該怎么辦呢?救援人員提醒:保持冷靜,節(jié)省體力,離岸流只會把人帶離海岸,不會把人卷到海底;不要嘗試逆流而返,要朝著與海岸平行的方向橫向游離;如果無法立即橫向游,不要慌張,應放松身體隨波逐流或順著水流向深處游動,等到流速開始變緩的時候,嘗試沿著平行于海岸的方向朝一側游出;被困于離岸流中時,一定要留足力氣,大聲呼救;若遇到困在離岸流的人,盡可能給予幫助漂浮的器具,千萬不要貿然下水救援。
防丟:兒童走失 可用“十人四追法”
近日,福建莆田8歲男童爬山走失,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
5月1日13時許,一群眾報警稱,連江日出東方小區(qū)附近有一迷路小孩。到達現場后,民警發(fā)現小孩無法清楚說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父母的聯系方式,便將小孩帶到派出所,后來聯系上了小孩的母親。
兒童如何防走失?記者就此采訪了福州專業(yè)城市尋人公益隊伍福建麒麟救援隊。
福建麒麟救援隊城市搜救大隊大隊長顏承恩說,他們收到的兒童走失求助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熊孩子”,如獨自跑出去玩、與父母吵架離家出走等,容易找回;一種是孤獨癥兒童,溺水風險較高。
“發(fā)現孩子走失后,應第一時間報警,求助專業(yè)人士,盲目尋找可能浪費時間。”顏承恩說,如果孩子在景區(qū)走丟,應該尋求景區(qū)工作人員的幫助,如通過廣播等系統(tǒng)發(fā)布尋人信息;如果在城市走丟,應第一時間報警求助,并尋求救援隊幫助。
顏承恩建議,平時家長要讓孩子記住三個關鍵信息——姓名、聯系方式以及住址,并佩戴智能定位手環(huán)或手表,或者在孩子身上適當的位置(比如口袋里)放置姓名和家人聯系信息。
記者從公安部門了解到,孩子在走失的第一個24小時內,可以采取“十人四追法”:東南西北4個方向各1人,2公里以內沿大路尋找;4人前往附近車站、機場尋找,防止孩子被帶往其他城市;1人報警(孩子丟了不用等24小時再報警),1人留在原地或在家等候。
防困:迷路被困原地等待
進入夏季,溯溪等戶外運動升溫,市民被困山林的事件時有發(fā)生。
今年“五一”假期,福建省登山協(xié)會山地救援隊接到多起求助:一名男子在白云洞過溪處滑倒受傷;一名外地游客在鼓山迷路被困;一名男子在永泰荷溪地縫墜落受傷……
往年夏天也有兒童參加溯溪運動被困山林的事發(fā)生。“青少年參加溯溪運動,需要專業(yè)領隊,選擇適合水域作為戶外活動場地,避開無手機信號、地形較為復雜、水流湍急的風險區(qū)域,并配備救生衣、頭盔、溯溪戶外鞋、防曬長袖、快干褲等裝備。”省登山協(xié)會山地救援隊隊員廖志文提醒:出行前要關注天氣預報,雷雨天不要進山;不要當孤“泳”者,要有同伴,最好岸上有安全員、觀察員;要穿好救生衣,選購品質好、浮力達標的救生衣,下水前要做好檢查。
“家長帶孩子參加戶外運動,一定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如果孩子在山林里走失,最好是原地等待、大聲呼救。”廖志文提醒說,“孩子對路是沒有概念的,當他們嘗試原路返回時,往往會走到岔路口或其他路去,因此原地等待是最佳的方式。”
防震:突發(fā)地震 科學逃生
前幾天,臺灣發(fā)生5.7級地震,不少福州人收到了地震預警。
記者從福州市防震減災中心獲悉,目前福建省已在學校、社區(qū)、地鐵站、商場等場所安裝超1.8萬套地震預警信息專用接收終端,全市已建設3000多套地震預警信息專用接收終端。那么,接到地震預警信息后,學生應如何逃生?
根據《中小學校地震避險指南》,對抗震能力較弱的建筑物,在樓房一層、二層的學生應迅速撤離到室外安全區(qū)域,在樓房三層及以上的學生宜就近躲避;對抗震能力強的建筑物,宜就近躲避。
就近躲避方法:在教室、圖書館,躲避在書桌旁邊或下面,遠離窗戶;在禮堂、食堂、體育場館內,躲避在內承重墻的墻根、墻角以及穩(wěn)固的書架、排椅、桌椅、運動器具旁邊或下面;在宿舍,躲避在小開間內,內承重墻的墻根、墻角,床旁邊或下面;在室外,遠離圍墻、玻璃幕墻及可能倒塌的建筑物。
躲避姿勢:伏地蹲下,尋找堅固的桌子等躲避物遮擋,降低身體重心,注意保護頭部,抓牢桌子等躲避物。(記者 鄭瑞洋/文 池遠/攝)
責任編輯:趙睿
- 5歲男童跌入6米深縫隙 消防員和民警合作救人2019-12-12
- 嚇人!奶奶剛離開,男童眼珠被剪刀刺穿2019-12-06
- 福州6歲男童10樓墜下!上海專家建議手術被醫(yī)生喊停2019-12-04
- 福州4歲男孩吞下2厘米長釘子……家長們看緊啦!2019-11-14
- 莆田:危險!五歲男孩獨自騎行國道 好心人趕忙上前攔住2019-07-10
- 暑期來臨兒童注意“五防”2019-07-01
- 福州一男孩被窩里玩電吹風 差點燒了一間房2019-03-13
- 悲痛!4歲男童11樓不幸墜亡2019-02-28
- 2歲多女娃從18樓墜落奇跡生還 全身12處骨折2019-02-21
- 南安一男童被鎖車內 民警砸窗后將男童安全救出2019-01-1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AI芯片領域“六邊形戰(zhàn)士”在榕亮相2025-05-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