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觸,各方諱莫如深
然而記者到了南大后,一開始幾個當事人都拒絕接受采訪?,F(xiàn)擔任江蘇省臺灣同胞聯(lián)誼會會長的胡有清教授在電話中說,他確實跟南京大學舉報過這件事,但有一個君子協(xié)定,就是“如果把這個事情搞到社會上去,我會跟他們說的”。
他也否認網(wǎng)絡(luò)上那些帖子是他發(fā)的:“網(wǎng)上的東西跟我沒有關(guān)系,我只是向?qū)W校舉報這個事情,沒有必要到網(wǎng)上這樣弄?!?/P>
他甚至不肯證實文學概論課是否由他長期主持:“因為我回答你一個問題,就得回答后面的若干問題?!?/P>
而汪正龍教授也在電話中表示,“我拒絕采訪”,同時堅稱,“網(wǎng)上那些帖子都不是我發(fā)出去的”。
但他不斷向記者強調(diào),事件非常復雜:“背后有很多你我都無法預料的東西?!?/P>
他還透露了此事件中的一個疑點:發(fā)在“新語絲”網(wǎng)站上的第一份說明確實是他本人寫的,但不是他發(fā)到網(wǎng)上去的;而隨后不久,“新語絲”上出現(xiàn)了以他的名義作出的“補充說明”,“那是有人冒名寫的,不是我本人寫的”。
汪正龍指出,這份“補充說明”寫得極為高明,口吻與第一份說明神似,里面的信息又半真半假,而且對周憲教授非常不利,所以很多人都以為是他寫的。汪正龍說,他不愿意站出來澄清,“很明顯是有人希望把我拖進來”。
周憲教授則在記者說明來意后直接掛斷了電話,拒絕接受采訪。而南京大學文學院有關(guān)負責人也在見到記者后,不予置評。
幾經(jīng)努力,南京大學有關(guān)負責人代表學校黨委、行政最終接受了記者采訪。在學校的協(xié)調(diào)下,周憲教授、汪正龍教授以及文學院領(lǐng)導等事件相關(guān)方也都接受了記者采訪,由此,一起學術(shù)公共事件的全貌才漸漸浮出水面。
申報始末
正是2008年4月學院召開的國家精品課程申報工作會議,確定了由周憲教授作為主持人申報文學概論國家精品課程。這一決定是怎么作出的呢?
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丁帆教授說,南大文學院的文藝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文學院的其他3個國家重點學科都有了國家精品課程,院里覺得文藝學科也具備申報條件,因此,在2008年4月這次會上,院里開會要求文藝學積極申報國家精品課程。
文學院黨總支書記姚松也證實,在院里,學科的事情主要由學科自己負責,當時文藝學科有3個比較合適的人選來做主持人,第一人選當然是胡有清教授,因為胡教授一直是南京大學文藝概論學科的主持人。
他說,問題在于,胡有清教授在2008年上半年就調(diào)到江蘇省臺聯(lián)工作了,工資關(guān)系也全都轉(zhuǎn)過去了,不再屬于南京大學在編人員。學科和院里都認為,要建設(shè)這門學科,還是找一個在校內(nèi)的教授更為合適,也有利于學科的長遠發(fā)展。
丁帆說,學科本來提出讓學科帶頭人趙憲章教授牽頭,但趙教授拒絕了,“學科當時考慮到申報的實際情況,認為周憲教授做主持人的成功率更大些,因為他在學界的名氣更大,所以才提出來由他主持”。
沒有主持過文學概論課程,卻作為主持人來申報,是否合適?文學院多位教授解釋,文學概論課是文藝學科里的唯一一門基礎(chǔ)理論課,幾乎每一位該學科的教師都能上。
汪正龍也告訴記者,“是趙憲章老師提議由周憲教授做主持人的”。汪本人是文藝學教研室主任,他說,當時周憲教授剛獲得一項省級優(yōu)秀教學獎,又曾主持編寫過一套大學教材,里面也包含了文學概論這門課程的教材,都認為他最為合適。
文學院領(lǐng)導和汪正龍教授都證實,周憲教授本人并沒有參加這次會議。
周憲告訴記者,是趙憲章教授來通知他,讓他做主持人申報文學概論國家精品課程的。
他認為當時自己的想法“比較樸素”。
周憲教授說,他當時提出了一個條件,就是要跟胡有清教授說好,“他們告訴我,說跟胡老師溝通了,胡老師表示不介入、不參與”。
汪正龍對記者解釋,那份偽造的“補充說明”中所謂“胡有清教授誤聽”是不可能的,他一再強調(diào)胡有清教授聽明白了是向他通報申報國家精品課程的事情,“他(胡有清教授)表示不參加”。
接下來是準備材料,時間很緊。周憲說,“學院的慣例,基本是由年輕教師準備材料”。
對于這次事件的責任,周憲認為,自己的失誤在于過程中沒有主動和做材料的人員一起去推敲文字,事后也沒有對材料進行認真審核,把關(guān)不嚴,“材料出去的時候我沒有看”。
汪正龍說,周憲教授工作一直比較忙,他“來過兩次通報2008年文學概論國家精品課程國內(nèi)同行申報情況,囑咐我們做材料時要突出南京大學文學概論課程的特色和優(yōu)勢,他本人沒有對文字材料進行詳細推敲”。
周憲教授還說:“我們專業(yè)做材料,基本是把大家所有的成果集中在一起,根據(jù)報項目的要求,把教師的東西有所取舍,有所調(diào)整,然后變成完整的團隊材料?!币驗檫@種做法形成了慣例,所以他更不會在乎文字的準確。
然而,從材料來看,一些表述事后被認為存在嚴重問題,比如“周憲教授連續(xù)多年擔任本科班該門課程教學,以他為主導,進行了多方面的課程建設(shè)和教學改革。”
但事實上,周憲教授并沒有給本科生上過這門課,只是在上世紀80年代給??粕线^這門課。
一些表述細節(jié)頗有意味,比如周憲教授一直在給本科生上這門專業(yè)必修課,每周兩節(jié),并教過4屆共215人。這種數(shù)據(jù)明顯是“做”出來的。
另一項說明問題更為嚴重:“周憲教授主持的《文學概論》本科課程被評為2007年度‘南京大學校級精品課程’?!边@明顯是一種嫁接,因為該榮譽是在胡有清教授主持下獲得的。
汪正龍說,他們在準備申報材料的過程中才得知,申報國家精品課程需要以校級精品課程(從中文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申報)或省級精品課程(從教育部申報)作為基礎(chǔ)。這門課程是從中文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申報的,需要校級精品課程證明。
然而,回憶起操辦這件事后看來很嚴重的事情,汪正龍卻說:“這個證明沒有什么周折就開過來了?!彼f,南京大學有這樣的先例,課程主持人走了,可以變更,換成南京大學在職的老師,因此教務處就開了一個證明,蓋了章,由他們傳真給中文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
南京大學教務處負責人也稱:“當時考慮一是人事變動,因為胡有清教授調(diào)走了;二是文學院是以組織的形式提出由周憲教授當主持人,我們教務處認同組織的決定。”
據(jù)南京大學一位校領(lǐng)導介紹,教務處開出的證明只有兩句話:周憲教授為本申報精品項目的負責人;本課程是2007年校精品課程。
但無論如何,正是這份存在問題的申報材料,讓周憲卷入了一個巨大的漩渦。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