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8月20日電(記者 王承昊)“我們生產的鋰電池銅箔,最薄3微米,比發(fā)絲直徑還小很多。”來自臺灣的長春化工(盤錦)有限公司制一部經理黃云謙向記者介紹,3微米至5微米的銅箔主要面向高端鋰電池市場,應用于消費電子產品電池和電動汽車等行業(yè),“大陸相關市場的需求增速強勁,我們80%的銅箔都在這里銷售”。
渤海之濱,全國臺聯2025年兩岸媒體人遼寧行活動近日參訪多家在地臺企和創(chuàng)業(yè)臺青,見證東北振興給臺青臺企帶來的機遇和舞臺。
1949年創(chuàng)立于臺灣的長春集團,2011年將目光投向東北。“這里擁有良港,員工也敬業(yè)勤勞,成本優(yōu)勢明顯。”公司副總經理林士浩道出選址盤錦的緣由。如今,盤錦已與江蘇常熟、臺灣苗栗形成公司“北中南”三地輻射全國的生產布局。
在公司會議室的墻面上,貼有一張臺灣《工商時報》多年前對集團創(chuàng)始人之一林書鴻的報道。文中,林書鴻說:“大陸持續(xù)提振內需,延續(xù)經濟動能,更強力扶持半導體、5G等產業(yè)發(fā)展,將使長春集團電子化學品、銅箔應用獲得加速推進機會。”
多年來,集團長期深耕大陸市場。以鋰電池銅箔計算,大陸產能已占集團六成。盤錦廠建成后更迅速成為增長引擎:2024年工業(yè)總產值超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營收同比上升9%。
一路向南,從石化重鎮(zhèn)盤錦轉向海濱城市大連。街頭的一間“全福魯肉飯”店里,熱氣騰騰的鹵肉剛剛出鍋,肥瘦相間的肉塊裹著膠質濃郁的醬汁,香得讓人垂涎。
“鹵肉飯在臺灣是‘七肥三瘦’,到東北我們改成了‘三肥七瘦’,這是跟本地食客磨合出來的配比。”店主高尚在接受采訪時東北話和臺灣腔切換自如。
回顧這些年,來自臺灣桃園的高尚用“一半臺灣、一半大陸”形容自己的人生軌跡。他從小在遼寧長大,后到臺灣工作多年。看到大陸的廣闊機遇后,高尚決定再到遼寧打拼。2018年,他與來自遼寧的妻子在大連共同創(chuàng)辦臺式餐廳“全福魯肉飯”,如今已有6家直營和加盟店面。
“東北的臺灣元素相對少一些,反而機會多。”高尚笑著說,“就像這碗鹵肉飯,在廈門可能不算稀奇,但在東北,憑著地道臺灣味和本地化調整,就能闖出一片天。”他常對臺灣親友講,大陸很大,處處都藏著機遇。
東北的廣闊空間,不僅承載著臺企的產業(yè)布局和臺青的創(chuàng)業(yè)夢想,更孕育著兩岸同胞心手相牽的深厚情誼。大連的臺青陳先生是本次遼寧行活動的成員之一,在大連的街巷與海邊,這位頭戴棒球帽的陽光大男孩常舉著手機拍攝并分享在大連的點滴生活,網友親切稱他為“臺灣小小”。
2012年,陳先生結識了一位赴臺灣高校交換就讀的東北女孩,女孩大大咧咧的性格立即吸引了他。此后,二人便開啟了“艱辛而又美好”的“異地長跑”。6年后,他決定為愛“登陸”,起初在一家大連的臺企任職,后來決定自己創(chuàng)業(yè),現在成立了一家外貿公司。
“大連海岸的風光和美食與臺灣頗為相似,這里的人也豪爽熱情。”陳先生非常滿意自己在大連的生活狀態(tài),“這份安逸促使我拿起手機記錄生活,并希望通過社交平臺分享我的親身經歷,讓更多兩岸同胞增進了解”。臺灣人在東北趕大集、第一次吃殺豬菜、體驗雪地露營……視頻中,他將大連的方方面面娓娓道來。
如今,陳先生創(chuàng)業(yè)順利,愛情也早已修成正果,還有了一個3歲的寶寶。他期待自己能努力成為信息傳播和溝通的橋梁:“希望讓更多臺灣青年朋友看到,大連很美、很宜居,也適合干事創(chuàng)業(yè),值得來看看。”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美國關稅沖擊臺灣傳統產業(yè) 臺積電亦面臨困局2025-08-21
- “臺獨”是絕路,“跪美”無出路(日月談)2025-08-21
- 四川內江市舉辦2025海峽兩岸大千文化藝術交流系列活動2025-08-21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桂臺攜手 果業(yè)共贏”互市貿易水果深加工產2025-08-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